绿松石的特性

张沐水 2025-07-01 1 0

绿松石中文名称:绿松石又称松石、土耳其玉、突厥玉

英文名称:Turquoise

化学分子式:CuAl6(PO4)4(OH)8·5H2O

外观

绿松石通常呈现致密块状、肾状、钟乳状、皮壳状等集合体,具有独特的天蓝色或称为“绿松石色”。

硬度

绿松石质地不很均匀,颜色有深有浅,甚至含浅色条纹、斑点以及褐黑色的铁线。致密程度也有较大差别,孔隙多者疏松,少则致密坚硬。抛光后具柔和的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。优质品经抛光后好似上了釉的瓷器,故称谓“瓷松石”。

绿松石受热易褪色,也容易受强酸腐蚀变色。硬度越低的绿松石孔隙越发育,越具有吸水性和易碎的缺陷,因而油渍、污渍、汗渍、化妆品、茶水、铁锈等均有可能顺孔隙进入,导致难以去除的色变。绿松石是一种较为娇贵的玉石品种。


化学性质
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,分子式为CuAl6(PO4)4(OH)8·5H2O。理论成分为P2O5 34.12%,AL2O3 36.84%,CUO 9.57%,H2O 19.47%。而自然界产出的绿松石与理论成分有很大差别。

物理特性

形态:三斜晶系,隐晶质,少见微小晶体,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。

断口:贝壳状到粒状(与孔系度有关)。

硬度:致密块状者摩氏硬度为5~6,孔系度大者摩氏硬度较小。

韧性:白垩状者韧性小,易断裂,致密者韧性好。

条痕:白色或绿色。

相对密度:2.4~1.9。

透明度:通常不透明。
光泽: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,断口上为油脂暗淡光泽。
包裹体:常有黑色斑点或黑色线状褐矿或其他氧化铁包裹物。

折射率:N8=1.65,NM=1.62,NP=1.61。由于绿松石常呈绿色集合体,在宝石折射仪上只有一个读数,平均值约为1.62。
双折射率:晶体双折射率(DR)强,DR=0.040。但在宝石学测试中并无显示。

光学特性:晶体二轴晶正光性,2Y=40。由于绿松石通常不透明,所以不能有宝石学测试数据。

颜色:天蓝色,极具特征性,以至于成了一种标准色——绿松石色。其余有深蓝、淡蓝、湖水蓝、蓝绿、苹果绿、黄绿、浅黄、浅灰色。铜导致了蓝色,铁在化学成分中可以替代部分铝,使绿松石呈现绿色,水的含量也影响着蓝色的色调。

吸收光谱:在强的反射光下,偶尔可见两条中等至微弱的蓝区432纳米和420纳米吸收带,有时在460纳米处可见模糊不清的吸收带。


绿松石——18K金镶钻松石吊坠发光性:在紫外线长照射下有淡黄绿色到蓝色的荧光,短波荧光不明显。X射线照射下也无明显的发光现象。热学性质:遇热通常会爆裂成碎片,变为褐色,火焰下呈绿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