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晶与五行、生肖关系大揭秘

张沐水 2025-04-14 3 0

水晶与五行、生肖关系密切。我们先从五行的历史开始说起吧。《五行》最早是从殷末周初所形成的《阴阳五行说》开始流传,殷指的是殷商,约公元前1600年-公元前1046年。

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中,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,一共分为《虞书》、《夏书》、《商书》、《周书》四个篇目,而五行一词,就是出现在夏书中的甘誓篇(「誓」指的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),王曰:磋六事之人,予誓告汝,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弃三正,天用剿绝其命,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

而在《尚书洪范》里,箕子乃言曰:我闻在昔,鲧湮洪水,汩陈其五行。五行:一曰水,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;水曰润下,火曰炎上,木曰曲直,金曰从革,土爰稼穑;润下作咸,炎上作苦,曲直作酸,从革作辛,稼穑作甘。在《洪范五行传》里也正式确认了阴阳五行、八卦九星这些理论,在洪范五行里的五行概念,认为五行是古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五种物质材料,但是,这时候的五行还不具有哲学意义。

而到了春秋战国以前,五行一词都以五种神祇或五种物质材料为主,后来经过社会的变迁加上各学派不断的改进,才渐渐发展出五行相生跟五行相克的理论,并且在春秋战国百家学说争鸣里,更加进了天文学、地理学、历算学、农学、哲学等理论,一直到这时候,以大自然万物循环跟色彩哲学为主的五行理论才渐告完整。

史记五帝篇中记载:天有五行,水火金木土,分时化育,以成万物,其神谓之五帝。

五行循环相生相克理论在《淮南子》得到完整的表述首见。《淮南子.地形训》:木胜土,土胜水,水胜火,火胜金,金胜木。(注:这里的胜,意思也是代表日后的克,相胜即相克)。而在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中表示: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相生代表互相促进跟循环,而相克代表互相排斥。淮南子对五行学说的理论总结,深刻影响往后千年中国文化的基础。

《郑语》中记载:以土与金、木、水、火杂,以成万物。

《左传》里指出:天生五材,民并用之,废一不可。

五行中的五,代表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元素,而行,代表的是运行。

郑玄注曰:行者,顺天行气也。行所指的就是一种自然的运作,是依据本身所呈现的一种规则且持续的运动,是一种大自然中不可抗拒之力,大自然中有运行,人体当然也有运行,这是一种对于大自然跟人体奥妙的崇敬跟体会,规律而又无穷。

五行相生相克,我们以下表可以看出其循环:

五行相生相克表@ 缘饰天然水晶Khicas Gems

五行相生: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、水生木

五行相克:木克土、土克水、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

萧吉所著《五行大义。论相生》篇指出:「木生火者,木性温暖,火伏其中,钻灼而出,故木生火。火生土者,火热故能焚木,木焚而成灰,灰既土也,故火生土。土生金者,金居石依山,津润而生,聚土成山,山必长石,故土生金。金生水者,少阴之气润燥流津,销金亦为水,所以山石而从润,故金生水。水生木者,因水润而能生,故水生木也。」

而在公元79 年,东汉汉章帝召开的白虎观会议(白虎关:洛阳北宫)中,会议结论为白虎议奏,并由班固撰写成《白虎通义》一书,里面就指出:「五行所以相害者,天地之性。众胜寡,故土胜火也;精胜坚,故火胜金;刚胜柔,故金胜木;专胜散,故木胜土;实胜虚,故土胜水也。」


关注晶石般若微信,每天都有新款发布!

晶石般若微信:3933150

晶石般若微信朋友圈还有更多澳宝石设计,愿被你喜爱!

加微信:3933150